【钓鱼技巧】雨水时节鱼儿的摄食变化(二)
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一般从公历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开始,至公历3月4日或5日结束。这对渔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时期。温度已经从干燥寒冷变为温暖。虽然水温在上升,但温差很大。如果盲目钓鱼,往往会以空军的名义结束。今天小编结合多年的真实钓鱼经验,和大家聊一聊雨水节气钓鱼的技巧。
雨季的鱼食变化
在雨季,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的空气开始向北下降,不断与较冷的北方空气合并竞争,有时会凝结成水滴。因此,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,时冷时热,常有毛毛雨。当阳光普照时,鱼喜欢在温度迅速恢复的浅水区觅食。当气温下降,温差较大时,鱼开始进入适应期并停止。几天降温后,他们就躲到了深水区,这时候就不得不用越冬的方法,把鱼钓得又深又远。
雨季要做的五件事
可见,在雨季垂钓时把握好垂钓的时机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。此外,由于此期间水温变化频繁,鱼一般具有活动度低、开口小、钩动作轻等特点。因此,建议大家在日常钓鱼过程中注意以下五点:
1、聪明点。由于鲫鱼比其他品种开放的时间早,所以大多数垂钓者在雨季仍然捕捞鲫鱼。鲫鱼身子小,开口轻,浮起来一定很灵敏。
首先选择含铅量少的浮子(建议吃一克以内的铅),水深时选择细长的浮子,水浅时选择短的浮子。其次,使用商饵时,建议调整四眼抓第二眼,钓红蚯蚓或蚯蚓建议调整单眼抓第一对二眼不要过度,容易错过很多鱼。
2、线条应该很细。线组一定要细,子线不能超过0.6的大小。有条件的建议选择质量更好的主线和子线,越软越好。线越细越容易拉直水线,可以第一时间将中间鱼的信号传递给浮标。如果钓鱼线太粗,整体线组比较僵硬,信号传输会大大降低,不利于捕捉第一口信号。
3、钩子应该很小。在雨季,鱼的开口很小。如果钩子过大,鱼就根本无法吞咽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嘴巴),导致适口性变差。另外,当钩子过大时,鱼饵容易挂在钩柄上,经常造成鱼上浮而鱼竿空了,鱼跑了。具体来说,建议选择尺寸为 2 到 4 的袖扣。
4、杆应该是软的。选择三七音或二十八音的钓竿就够了,不建议用优秀的钓竿。使用软钓竿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钓线,防止钓竿过强时出现断线跑鱼现象。
5、诱饵必须存活。不仅要用新鲜的虫饵(如红虫、蚯蚓等),还要使饵动起来。当温差变化较大时,鱼对食物的食欲下降,对主动饵料特别感兴趣,雨季也不例外。另外,鱼刚从冬天醒来,水温比较低,“活”这个词我们只好做文章了。
比如当你知道窝里有鱼却没有鱼咬钩时,建议你轻轻晃动鱼竿,让鱼饵在水底移动,刺激鱼的视觉,从而激发它们对食物的渴望,促进它们的觅食。
附加
到了雨季,柳树开始发芽,气温也在上升,但也是全年天气变化最大、寒潮最多的时期。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预防措施。虽然鱼已经开始吃,但不要太高兴。只有做好以上工作,才能有更好的收获。
我是同事,一个踏实的渔夫,常年坐在水边,喜欢思考和分享。